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肿瘤中心是城市副中心的区域肿瘤综合诊疗中心。中心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贯彻多学科协作诊疗的MDT诊疗模式,专注于恶性肿瘤(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胃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胆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软组织肿瘤和妇科肿瘤等)的规范化诊治,以及疑难罕见疾病的精准诊治。开展创新药物临床研究,生物细胞前沿技术,以及热疗、介入微创等各类限制与非限制技术,肿瘤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肿瘤中心是北京市通州区肿瘤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委员单位,同时是国家食管癌、肝癌规范诊疗试点单位,国家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协作组(MDT)联盟北京区域牵头单位,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微创介入(肝癌、肺癌)中心,国家首批消融治疗基地,肺癌一体化诊疗中心,北京市疼痛质控中心诊疗示范化单位。
一、专科建设
(一)专业技术
肿瘤中心致力于泛实体瘤的诊断和精准治疗。开展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内科治疗,具备肿瘤微创介入、物理绿色疗法等综合治疗策略。在罕见肿瘤、老年肿瘤等复杂疑难病例个体化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开展创新药物、器械和试剂等临床研究,实现了以肿瘤综合治疗为特色的专科发展体系。
1、内科治疗:
(1)手术前化疗(新辅助)、手术后化疗(辅助)和姑息化疗:遵循诊疗指南规范,针对各种实体瘤实施传统化疗,同时积极引入新型化疗药物,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等,以求全面提升化疗疗效与患者生存质量。
(2)分子靶向或免疫治疗:基于基因指导开展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采用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细胞、疫苗和免疫检验点抑制剂),打造精准医疗诊疗平台,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
(3)同步放化疗:开展同步放化疗,提高抗肿瘤治疗疗效,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策略。
(4)内分泌治疗: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2、介入微创:
综合应用多样化的肿瘤治疗手段,突出微创介入的局部治疗优势,在超声或CT引导下精确定位,为患者提供精准微创的特色诊疗服务。团队精于CT/超声引导下各部位肿瘤的穿刺活检术,为肿瘤病理诊断提供组织基础。同时,专业组长期开展各类微创介入手术,涵盖血管和非血管介入技术。例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AIC)及各类栓塞术等;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方面,娴熟应用肿瘤消融术(射频/微波等)、腔道支架置入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光动力治疗(PDT)等多种先进技术,为肿瘤患者综合精准治疗保驾护航。
3、生物治疗:
肿瘤中心在肿瘤免疫治疗前沿布局,积极参与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自然杀伤T细胞(NKT)等在内的创新性细胞免疫疗法注册临床研究,为复发难治患者探索突破性治疗选择。
4、物理治疗:
肿瘤中心积极整合多元化抗肿瘤治疗手段,开展精准控温的肿瘤热疗技术,通过协同增敏效应显著提升放化疗疗效,并有效缓解癌性疼痛。同时,深度探索并实践中西医结合外治法,科学运用中药溻渍、穴位贴敷、经皮给药等特色技术,在协同抗癌,防治放化疗所致皮肤黏膜损伤、减轻肢体水肿、改善癌因性疲乏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方面成效显著。
(二)专科特色
1、疑难罕见病和肿瘤急症的救治:
发挥综合医院疑难共病患者的诊疗优势,我中心开展针对罕见病的分子分型和综合诊治,以及罕见靶点的新药研究;针对肿瘤急症患者,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成功救治重症患者,使患者重获抗肿瘤治疗的机会。
2、肿瘤MDT诊疗模式:
肿瘤中心始终贯彻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联合外科、影像、病理、放疗、营养、中医、护理等各方面专家,共同探讨疑难病例,共商最佳治疗方案。目前肿瘤中心常规组织、参加院内外MDT活动,组建了消化道恶性肿瘤、胸部恶性肿瘤和乳腺恶性肿瘤的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团队,开设肿瘤骨转移MDT门诊,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科学、最佳的治疗。
3、临床研究性病房:
肿瘤中心牵头或承担药物、诊断试剂及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研究,国内及国际多中心I-IV期试验。聚焦创新药物、细胞前沿技术,药械结合项目等泛实体瘤的研究,为难治性肿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目前,我中心正在开展细胞免疫疗法(TIL细胞等)及新靶点ADC药物的临床研究。
4、肿瘤遗传:
通过开展超声、CT引导下肿物活检,以及液体活检,从而捕获到组织、血液或胸腹水的肿瘤细胞和基因信息,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针对肿瘤标志物改变、遗传性肿瘤开展健康宣教及门诊咨询,解读实验室检测指标。肿瘤中心是目前全国百家遗传性肿瘤筛查中心之一,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内“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
二、科室规模及人员梯队
肿瘤中心病房位于3号住院楼,拥有床位70张,设有肿瘤中心一病区、肿瘤中心二病区、日间化疗病房和临床研究病房。平均年出院人次6000余人。肿瘤一病区收治各类实体瘤患者,以穿刺活检、介入微创手术为主,具备复杂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治能力。肿瘤二病区以内科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为主,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同时承接远程会诊。目前肿瘤中心年门诊量约20000余人次,设有专业门诊及专家门诊,同时设有多学科协作诊疗(MDT)门诊。
肿瘤中心现有医生21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0人,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9人。同时拥有一支强大的护理团队,以“仁爱、阳光、勤勉、和谐”为科训,培养了大批肿瘤专科护士、PICC置管护士,成立了疼痛管理小组、压疮管理小组、造口管理小组,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科研工作
肿瘤中心作为区域肿瘤诊疗与科研高地,在科研项目、学术论文、专利转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肿瘤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核心成员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一、二级学会担任重要学术职务,担任多部核心杂志编委,并多次受邀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团队聚焦肿瘤代谢重塑及精准转化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等10余项省部级以及多项校局级课题,累计科研经费达千万。近3年来,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Molecular Cell、Protein & Cell、Cell Metabolism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8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2.7。申请发明专利4项,新型实用专利10项,转化4项。团队多名成员也荣获了通州区“运河人才”、“青年科学家”等称号。中心参与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与专家共识,包括“经皮穿刺冷热多模态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冷热多模态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肿瘤相关性贫血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制剂制备质量管理专家共识”,参与撰写专著四部,推进肿瘤规范化诊疗。肿瘤中心通过持续深化“临床-科研-转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提升肿瘤精准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教育教学
肿瘤中心目前是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及全科医学专业硕士及博士培养点,拥有研究生导师3名,青年博士生导师1名,是北京市全科医学及内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成人学历教育、进修医生等理论授课及临床带教任务。多次举办市级及区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承担多项教学相关课题,医护团队多名成员获得校级及院级优秀老师荣誉称号,曾指导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及优秀毕业生称号。
五、科普防病
肿瘤中心同时关注防病建设,多次举办肿瘤相关义诊及社区、村庄科普活动,向百姓宣教肿瘤诊治及预防相关知识,将肿瘤防治全程管理的基础知识及学科进展通过线上及线下多元化手段进行了推广,健全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健康科普宣教体系。
六、科室文化建设
肿瘤中心积极为中青年医护成员搭建个人发展平台,积极组织参加各项公益活动、义诊帮扶等活动,通过微信平台和现场组织等多种方式开展患者宣教及慢病管理工作,力求打造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化肿瘤中心。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北京潞河医院肿瘤中心团队众志成城、戮力同心、精益求精,力争为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更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肿瘤中心是城市副中心的区域肿瘤综合诊疗中心。中心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贯彻多学科协作诊疗的MDT诊疗模式,专注于恶性肿瘤(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胃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胆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软组织肿瘤和妇科肿瘤等)的规范化诊治,以及疑难罕见疾病的精准诊治。开展创新药物临床研究,生物细胞前沿技术,以及热疗、介入微创等各类限制与非限制技术,肿瘤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肿瘤中心是北京市通州区肿瘤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委员单位,同时是国家食管癌、肝癌规范诊疗试点单位,国家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协作组(MDT)联盟北京区域牵头单位,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微创介入(肝癌、肺癌)中心,国家首批消融治疗基地,肺癌一体化诊疗中心,北京市疼痛质控中心诊疗示范化单位。
一、专科建设
(一)专业技术
肿瘤中心致力于泛实体瘤的诊断和精准治疗。开展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内科治疗,具备肿瘤微创介入、物理绿色疗法等综合治疗策略。在罕见肿瘤、老年肿瘤等复杂疑难病例个体化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开展创新药物、器械和试剂等临床研究,实现了以肿瘤综合治疗为特色的专科发展体系。
1、内科治疗:
(1)手术前化疗(新辅助)、手术后化疗(辅助)和姑息化疗:遵循诊疗指南规范,针对各种实体瘤实施传统化疗,同时积极引入新型化疗药物,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等,以求全面提升化疗疗效与患者生存质量。
(2)分子靶向或免疫治疗:基于基因指导开展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采用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细胞、疫苗和免疫检验点抑制剂),打造精准医疗诊疗平台,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
(3)同步放化疗:开展同步放化疗,提高抗肿瘤治疗疗效,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策略。
(4)内分泌治疗: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2、介入微创:
综合应用多样化的肿瘤治疗手段,突出微创介入的局部治疗优势,在超声或CT引导下精确定位,为患者提供精准微创的特色诊疗服务。团队精于CT/超声引导下各部位肿瘤的穿刺活检术,为肿瘤病理诊断提供组织基础。同时,专业组长期开展各类微创介入手术,涵盖血管和非血管介入技术。例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AIC)及各类栓塞术等;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方面,娴熟应用肿瘤消融术(射频/微波等)、腔道支架置入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光动力治疗(PDT)等多种先进技术,为肿瘤患者综合精准治疗保驾护航。
3、生物治疗:
肿瘤中心在肿瘤免疫治疗前沿布局,积极参与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自然杀伤T细胞(NKT)等在内的创新性细胞免疫疗法注册临床研究,为复发难治患者探索突破性治疗选择。
4、物理治疗:
肿瘤中心积极整合多元化抗肿瘤治疗手段,开展精准控温的肿瘤热疗技术,通过协同增敏效应显著提升放化疗疗效,并有效缓解癌性疼痛。同时,深度探索并实践中西医结合外治法,科学运用中药溻渍、穴位贴敷、经皮给药等特色技术,在协同抗癌,防治放化疗所致皮肤黏膜损伤、减轻肢体水肿、改善癌因性疲乏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方面成效显著。
(二)专科特色
1、疑难罕见病和肿瘤急症的救治:
发挥综合医院疑难共病患者的诊疗优势,我中心开展针对罕见病的分子分型和综合诊治,以及罕见靶点的新药研究;针对肿瘤急症患者,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成功救治重症患者,使患者重获抗肿瘤治疗的机会。
2、肿瘤MDT诊疗模式:
肿瘤中心始终贯彻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联合外科、影像、病理、放疗、营养、中医、护理等各方面专家,共同探讨疑难病例,共商最佳治疗方案。目前肿瘤中心常规组织、参加院内外MDT活动,组建了消化道恶性肿瘤、胸部恶性肿瘤和乳腺恶性肿瘤的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团队,开设肿瘤骨转移MDT门诊,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科学、最佳的治疗。
3、临床研究性病房:
肿瘤中心牵头或承担药物、诊断试剂及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研究,国内及国际多中心I-IV期试验。聚焦创新药物、细胞前沿技术,药械结合项目等泛实体瘤的研究,为难治性肿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目前,我中心正在开展细胞免疫疗法(TIL细胞等)及新靶点ADC药物的临床研究。
4、肿瘤遗传:
通过开展超声、CT引导下肿物活检,以及液体活检,从而捕获到组织、血液或胸腹水的肿瘤细胞和基因信息,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针对肿瘤标志物改变、遗传性肿瘤开展健康宣教及门诊咨询,解读实验室检测指标。肿瘤中心是目前全国百家遗传性肿瘤筛查中心之一,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内“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
二、科室规模及人员梯队
肿瘤中心病房位于3号住院楼,拥有床位70张,设有肿瘤中心一病区、肿瘤中心二病区、日间化疗病房和临床研究病房。平均年出院人次6000余人。肿瘤一病区收治各类实体瘤患者,以穿刺活检、介入微创手术为主,具备复杂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治能力。肿瘤二病区以内科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为主,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同时承接远程会诊。目前肿瘤中心年门诊量约20000余人次,设有专业门诊及专家门诊,同时设有多学科协作诊疗(MDT)门诊。
肿瘤中心现有医生21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0人,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9人。同时拥有一支强大的护理团队,以“仁爱、阳光、勤勉、和谐”为科训,培养了大批肿瘤专科护士、PICC置管护士,成立了疼痛管理小组、压疮管理小组、造口管理小组,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科研工作
肿瘤中心作为区域肿瘤诊疗与科研高地,在科研项目、学术论文、专利转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肿瘤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核心成员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一、二级学会担任重要学术职务,担任多部核心杂志编委,并多次受邀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团队聚焦肿瘤代谢重塑及精准转化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等10余项省部级以及多项校局级课题,累计科研经费达千万。近3年来,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Molecular Cell、Protein & Cell、Cell Metabolism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8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2.7。申请发明专利4项,新型实用专利10项,转化4项。团队多名成员也荣获了通州区“运河人才”、“青年科学家”等称号。中心参与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与专家共识,包括“经皮穿刺冷热多模态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冷热多模态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肿瘤相关性贫血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制剂制备质量管理专家共识”,参与撰写专著四部,推进肿瘤规范化诊疗。肿瘤中心通过持续深化“临床-科研-转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提升肿瘤精准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教育教学
肿瘤中心目前是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及全科医学专业硕士及博士培养点,拥有研究生导师3名,青年博士生导师1名,是北京市全科医学及内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成人学历教育、进修医生等理论授课及临床带教任务。多次举办市级及区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承担多项教学相关课题,医护团队多名成员获得校级及院级优秀老师荣誉称号,曾指导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及优秀毕业生称号。
五、科普防病
肿瘤中心同时关注防病建设,多次举办肿瘤相关义诊及社区、村庄科普活动,向百姓宣教肿瘤诊治及预防相关知识,将肿瘤防治全程管理的基础知识及学科进展通过线上及线下多元化手段进行了推广,健全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健康科普宣教体系。
六、科室文化建设
肿瘤中心积极为中青年医护成员搭建个人发展平台,积极组织参加各项公益活动、义诊帮扶等活动,通过微信平台和现场组织等多种方式开展患者宣教及慢病管理工作,力求打造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化肿瘤中心。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北京潞河医院肿瘤中心团队众志成城、戮力同心、精益求精,力争为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肿瘤中心是城市副中心的区域肿瘤综合诊疗中心。中心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贯彻多学科协作诊疗的MDT诊疗模式,专注于恶性肿瘤(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胃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胆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软组织肿瘤和妇科肿瘤等)的规范化诊治,以及疑难罕见疾病的精准诊治。开展创新药物临床研究,生物细胞前沿技术,以及热疗、介入微创等各类限制与非限制技术,肿瘤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肿瘤中心是北京市通州区肿瘤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委员单位,同时是国家食管癌、肝癌规范诊疗试点单位,国家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协作组(MDT)联盟北京区域牵头单位,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微创介入(肝癌、肺癌)中心,国家首批消融治疗基地,肺癌一体化诊疗中心,北京市疼痛质控中心诊疗示范化单位。
一、专科建设
(一)专业技术
肿瘤中心致力于泛实体瘤的诊断和精准治疗。开展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内科治疗,具备肿瘤微创介入、物理绿色疗法等综合治疗策略。在罕见肿瘤、老年肿瘤等复杂疑难病例个体化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开展创新药物、器械和试剂等临床研究,实现了以肿瘤综合治疗为特色的专科发展体系。
1、内科治疗:
(1)手术前化疗(新辅助)、手术后化疗(辅助)和姑息化疗:遵循诊疗指南规范,针对各种实体瘤实施传统化疗,同时积极引入新型化疗药物,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等,以求全面提升化疗疗效与患者生存质量。
(2)分子靶向或免疫治疗:基于基因指导开展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采用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细胞、疫苗和免疫检验点抑制剂),打造精准医疗诊疗平台,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
(3)同步放化疗:开展同步放化疗,提高抗肿瘤治疗疗效,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策略。
(4)内分泌治疗: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2、介入微创:
综合应用多样化的肿瘤治疗手段,突出微创介入的局部治疗优势,在超声或CT引导下精确定位,为患者提供精准微创的特色诊疗服务。团队精于CT/超声引导下各部位肿瘤的穿刺活检术,为肿瘤病理诊断提供组织基础。同时,专业组长期开展各类微创介入手术,涵盖血管和非血管介入技术。例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AIC)及各类栓塞术等;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方面,娴熟应用肿瘤消融术(射频/微波等)、腔道支架置入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光动力治疗(PDT)等多种先进技术,为肿瘤患者综合精准治疗保驾护航。
3、生物治疗:
肿瘤中心在肿瘤免疫治疗前沿布局,积极参与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自然杀伤T细胞(NKT)等在内的创新性细胞免疫疗法注册临床研究,为复发难治患者探索突破性治疗选择。
4、物理治疗:
肿瘤中心积极整合多元化抗肿瘤治疗手段,开展精准控温的肿瘤热疗技术,通过协同增敏效应显著提升放化疗疗效,并有效缓解癌性疼痛。同时,深度探索并实践中西医结合外治法,科学运用中药溻渍、穴位贴敷、经皮给药等特色技术,在协同抗癌,防治放化疗所致皮肤黏膜损伤、减轻肢体水肿、改善癌因性疲乏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方面成效显著。
(二)专科特色
1、疑难罕见病和肿瘤急症的救治:
发挥综合医院疑难共病患者的诊疗优势,我中心开展针对罕见病的分子分型和综合诊治,以及罕见靶点的新药研究;针对肿瘤急症患者,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成功救治重症患者,使患者重获抗肿瘤治疗的机会。
2、肿瘤MDT诊疗模式:
肿瘤中心始终贯彻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联合外科、影像、病理、放疗、营养、中医、护理等各方面专家,共同探讨疑难病例,共商最佳治疗方案。目前肿瘤中心常规组织、参加院内外MDT活动,组建了消化道恶性肿瘤、胸部恶性肿瘤和乳腺恶性肿瘤的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团队,开设肿瘤骨转移MDT门诊,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科学、最佳的治疗。
3、临床研究性病房:
肿瘤中心牵头或承担药物、诊断试剂及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研究,国内及国际多中心I-IV期试验。聚焦创新药物、细胞前沿技术,药械结合项目等泛实体瘤的研究,为难治性肿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目前,我中心正在开展细胞免疫疗法(TIL细胞等)及新靶点ADC药物的临床研究。
4、肿瘤遗传:
通过开展超声、CT引导下肿物活检,以及液体活检,从而捕获到组织、血液或胸腹水的肿瘤细胞和基因信息,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针对肿瘤标志物改变、遗传性肿瘤开展健康宣教及门诊咨询,解读实验室检测指标。肿瘤中心是目前全国百家遗传性肿瘤筛查中心之一,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内“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
二、科室规模及人员梯队
肿瘤中心病房位于3号住院楼,拥有床位70张,设有肿瘤中心一病区、肿瘤中心二病区、日间化疗病房和临床研究病房。平均年出院人次6000余人。肿瘤一病区收治各类实体瘤患者,以穿刺活检、介入微创手术为主,具备复杂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治能力。肿瘤二病区以内科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为主,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同时承接远程会诊。目前肿瘤中心年门诊量约20000余人次,设有专业门诊及专家门诊,同时设有多学科协作诊疗(MDT)门诊。
肿瘤中心现有医生21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0人,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9人。同时拥有一支强大的护理团队,以“仁爱、阳光、勤勉、和谐”为科训,培养了大批肿瘤专科护士、PICC置管护士,成立了疼痛管理小组、压疮管理小组、造口管理小组,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科研工作
肿瘤中心作为区域肿瘤诊疗与科研高地,在科研项目、学术论文、专利转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肿瘤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核心成员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一、二级学会担任重要学术职务,担任多部核心杂志编委,并多次受邀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团队聚焦肿瘤代谢重塑及精准转化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等10余项省部级以及多项校局级课题,累计科研经费达千万。近3年来,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Molecular Cell、Protein & Cell、Cell Metabolism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8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2.7。申请发明专利4项,新型实用专利10项,转化4项。团队多名成员也荣获了通州区“运河人才”、“青年科学家”等称号。中心参与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与专家共识,包括“经皮穿刺冷热多模态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冷热多模态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肿瘤相关性贫血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制剂制备质量管理专家共识”,参与撰写专著四部,推进肿瘤规范化诊疗。肿瘤中心通过持续深化“临床-科研-转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提升肿瘤精准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教育教学
肿瘤中心目前是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及全科医学专业硕士及博士培养点,拥有研究生导师3名,青年博士生导师1名,是北京市全科医学及内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成人学历教育、进修医生等理论授课及临床带教任务。多次举办市级及区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承担多项教学相关课题,医护团队多名成员获得校级及院级优秀老师荣誉称号,曾指导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及优秀毕业生称号。
五、科普防病
肿瘤中心同时关注防病建设,多次举办肿瘤相关义诊及社区、村庄科普活动,向百姓宣教肿瘤诊治及预防相关知识,将肿瘤防治全程管理的基础知识及学科进展通过线上及线下多元化手段进行了推广,健全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健康科普宣教体系。
六、科室文化建设
肿瘤中心积极为中青年医护成员搭建个人发展平台,积极组织参加各项公益活动、义诊帮扶等活动,通过微信平台和现场组织等多种方式开展患者宣教及慢病管理工作,力求打造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化肿瘤中心。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北京潞河医院肿瘤中心团队众志成城、戮力同心、精益求精,力争为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